近期,各部門都在著力強調水泥行業的淘汰落后產能,但是據水泥人網了解,近兩年,國內水泥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的數量并不是很大,甚至大部分龍頭水泥企業通過產能置換在各地新建熟料生產線,“以舊換新、以小換大”,造成水泥行業大量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快速上馬。依據已公示公告的產能置換項目,將于“十四五”期間投產的生產線達75條以上,合計產能達到1.23億噸/年以上。

備注:以上數據來源于各省工信廳,僅供參考,如有差池,請以實際數據為準!
從上述新建項目分區域來看,廣西壯族自治區、安徽省、湖南省三個區域產能達到千萬噸以上,其中廣西地區新增產能規模達到2490萬噸/年,包括 11個項目13條新建生產線。

備注:以上數據來源于各省工信廳,僅供參考,如有差池,請以實際數據為準!
龍頭企業方面,海螺將新增產能1005萬噸/年,紅獅新增679萬噸/年,中建材西南水泥、南方水泥、中聯水泥等企業新增產能合計達2738萬噸/年,金隅冀東新增705萬噸/年。據水泥人網了解,海螺 、紅獅等諸多水泥集團都提出了“再造一個新企業”的目標,以海螺水泥為例,“十三五”期間,積極推動海螺水泥國內外各項業務的拓展工作,通過新建、并購、技改等方式新增熟料生產線17條、產能2540萬噸;新增水泥磨51臺,技改水泥磨50臺,產能7616萬噸;新增骨料項目25個、產能3590萬噸;新增商砼項目5個、產能360萬方。可見目前公示公告的產能規模僅為“再造一個新海螺”的冰山一角。
各大龍頭水泥企業不斷的加快水泥熟料項目的上線,只是對原有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進行了資源整合,對于淘汰落后產能的貢獻值并不是很大,水泥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依然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從目前的市場發展趨勢來看,未來水泥行業的發展幾乎呈現K形模式,強者更強,弱者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