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銅陵市建設“無廢城市”的號召,樅陽海螺公司通過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窯的技術優勢,建設生物質替代燃料項目,堅持科技創新,積極破解秸稈處理難題,將讓周邊百姓頭疼的秸稈變廢為寶,實現循環利用,同時優化能源結構,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

在生物質替代燃料項目開始建設前,公司進行了充分調研,綜合考慮了生物質燃料中回收渠道、運輸距離、產生量等因素,根據樅陽海螺生產線水泥窯生產能力及國內同類裝置的處置情況,確定總體規劃建設30萬噸/a生物質替代燃料項目。該項目分兩期實施,一期和二期分別利用3#線5000t/d和4#10000t/d線水泥窯配套建設。10月下旬,隨著生物質燃料皮帶廊道框架的合攏完成,預熱器轉子秤、秸稈堆棚、除氯冷卻器等設備安裝工作的完成,標志著樅陽海螺一期生物質替代燃料系統正式建成,日前,該項目已正式進行試生產調試。
該項目作為國內水泥行業首套生物質替代燃料系統,正在試生產調試階段。后期運行中仍需對秸稈破碎輸送設備選型進行優化,并對秸稈燃燒熱值低導致替代率低、水泥窯燃燒穩定性不高,秸稈中的堿性物質導致分解爐結皮影響生產線的正常運行等問題進行進一步探索和優化。當前,樅陽海螺與海螺設計院及設備廠家仍在不斷的進行技術研討和交流。通過不斷調試和優化,正常運行后將實現生物質替代燃料替代率超過40%,能有效解決分解爐結皮行業共性難題,滿足水泥熟料的大規模化生產,節約資源,降低生產成本,實現秸稈減量化、無害化處置。該項目一期正常運行后預計每年可節省原煤約4.9萬噸,同時可處理掉秸稈等生物質“廢物”約15萬噸/年,不僅可緩解水泥工業對煤炭的依賴性,同時可將秸稈等生物質“廢物”燃料化工藝形成技術標準,而且帶動了區域內的生物質“廢物”資源化產業發展,幫助周邊農民創收,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