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日開始施行的新《環保法》正在各地掀起環保風暴,目前已有企業嘗到了違法的苦果。
葛洲壩水泥一直以來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充分利用自身優勢,走出新建產能的傳統思路,順應國家“新常態”趨勢,積極推進環保業務,走適合自身實際的發展道路,“著力打造水泥行業新生態”的發展之路,取得顯著效果,為積極推進企業轉型升級牢扎根基。
研判宏觀形勢 搶占戰略高地
隨著工業的高速發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斷增長 ,全世界每年排放的固體廢物約為 80~ 1 0 0億噸 ,我國約為 6億噸 ,其中的危險廢物約占 5 %~7%。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城鎮化的推進和城市人口的增長,固廢垃圾總量快速增長,其中工業固廢年復合增長率達到約16%,城市生活垃圾總量也在不斷增加。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固廢清運量已達約1.71億噸,從2004年起,中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生活垃圾產生國,預計至2030年,中國每年的垃圾產生量將近5億噸。
與此同時,我國廢固處理行業投資明顯加速。業內預測,“十二五”期間,我國環保產業投資規模將達到3.1萬億元,其中固體廢物處理行業約為8000億元,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總投資約2600億元,工業固體廢物資源化的產業規模有望達到1200億元。
競爭歷來就是時間和速度的競爭,誰動作快,誰就能搶占先機,掌控制高點和主動權;誰動作慢,誰就會丟失機會,被別人甩在后邊,因此,加快推進環保業務、涉足固廢處理領域是大勢所趨,刻不容緩。
在行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葛洲壩水泥圍繞集團《指導意見》,調整產業結構,凝聚合力,由高耗能、高污染的傳統行業向清潔高效的現代產業轉變,積極開展環保戰略部署,明確了“成為水泥行業的環保領跑者”的企業愿景和“讓家園環保無限”的企業使命。為順應市場變化,打造新的競爭優勢,增加新的利潤增長點,葛洲壩水泥選擇生態治理產業中與水泥生產工藝關聯緊密的固廢處理行業進行轉型突破,努力實現水泥業務與固廢處理業務相互促進,協同發展。
明確發展方向 多點有序推進
葛洲壩水泥以節能減排、污染治理、環境保護為新興業務發展方向,大力開展處置城市生活垃圾、危險廢棄物、鋼渣等工業固體廢棄物、污(淤)泥、污水、礦山尾礦充填及重金屬污染場地生態修復等環保業務,實現從傳統水泥企業向綠色環保建材企業的轉型,加快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步伐,為實現第三次跨越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其中,在拓展固廢業務,尤其是淤泥處理、土壤金屬處理、鋼渣處理、城市垃圾處理等重點領域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2014年12月,葛洲壩水泥與湖北中固合作,在污水處理、污/淤泥處理、礦山尾礦充填處理、土壤固化修復等環保新興業務取得突破性進展。葛洲壩水泥依托湖北中固科學研發技術,集中研發HAS土壤固化劑系列產品技術與應用。據介紹,該系列產品可廣泛應用于國內外的水利、交通、礦山、市政、環境等工程領域,成功解決低品位工業廢渣的大摻量循環利用難題。
HAS土壤固化技術在云南滇池治理中得到應用。葛洲壩水泥合作方湖北中固承接的滇池治理底泥疏浚三期項目合同金額7000多萬元,淤泥處理方量166萬立方米,目前已完成20%。滇池污染底泥疏挖及處置是滇池污染治理的關鍵措施之一,該技術實現了污泥減容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理,在滿足水質凈化工程的同時,兼顧污泥的后續循環利用,與傳統處置方法相比,淤泥處理的效率提高2至3倍,得到了國家環保部、云南省政府的肯定。
HAS土壤修復劑、HAS尾砂膠結劑、HAS污泥改性劑等技術,對于降低土壤重金屬毒性浸出濃度,實現礦山全尾砂充填的高穩定、低熱、安全,改善淤泥脫水性能,均有顯著效果。
2013年11月成立的道路材料公司以產學研結合的方式,利用鋼渣等工業固廢生產道路集料、環保型混合材等環保新材料,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鋼渣處理業務逐步實現產業化。
與武漢理工大學合作的,在磷渣、磷石膏等工業廢棄物的資源綜合利用合作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利用鋼渣生產新型道路建筑材料已成功應用于江南高速長江路橋等路段建設;“固體廢棄物制備高性能道路建筑材料”項目通過湖北省科技進步獎評審;“利用鋼渣生產瀝青路面抗滑集料”項目突破美歐壟斷,為國內首創,成功入選2014年湖北省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計劃;與湖北大學聯合研發的《工業固體廢棄物再生資源深度循環綜合利用成果轉化與示范》項目獲得湖北省重大科技創新計劃立項。與科研院校產學研合作,為葛洲壩水泥轉型升級拓寬了道路。
道路材料公司首次提出鋼渣的全組分梯級利用概念,確定了以鋼渣為原材料的全套二次利用產品的生產、應用標準,突破了現有的鋼渣產品單一開發的技術局限,百分之百消納固體廢棄物,達到零排放,具有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2014年11月20日,葛洲壩水泥與中材國際工程公司合作成立潔新科技公司,開展生活垃圾、固體廢棄物的處置及綜合利用項目的投資及運營。重點在所屬老河口、宜城水泥生產線實施水泥窯協同處理廢棄物。潔新科技公司將集合雙方優勢,快速推進利用葛洲壩水泥現有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和固體廢棄物項目,致力于改善城市環境、提高居住質量。
葛洲壩水泥將加速固廢處理業務拓展步伐,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借助對方成熟的人才、技術、市場渠道等資源,快速進入行業并跨入行業高端,以經濟發達地區為戰略布局重點和突破口,以點帶面輻射周邊,逐次鋪開,以工程項目為依托帶動產品銷售,在產品需求較為集中地區建設生產基地,以基地建設促進工程項目開發,形成工程項目承接和產品銷售兩手抓、兩促進的格局。同時,通過多板塊聯動,為集團相關產業發展提供機遇。
把握發展機遇 實現跨越發展
國家一系列扶持政策明確將生態治理產業作為國家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生態治理產業將面臨巨大的歷史發展機遇。2014年12月12日,由E20環境平臺、清華大學環境學院、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共同主辦的“2014(第八屆)固廢戰略論壇”于北京召開,論壇主題是“新常態下的產業解碼”,全面解析新常態下固廢產業該如何布局,環境產業如何發動“新引擎”,實現彎道超越。
論壇聚焦垃圾焚燒、垃圾收運、餐廚垃圾、危廢處理、土壤修復五大領域,就企業戰略、商業模式、實戰案例等方面進行深度對話。業內專業人士認為,固廢領域正處在一個商業模式創新和技術創新引領的時代,誰能與時俱進,率先完成戰略部署,誰就能擁抱變化,跑贏市場;誰能成功突破商業模式創新,誰就能在企業運營管理方面“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水泥行業作為相對傳統的工業產業,其較難創新的商業模式決定其發展速度相對較為穩定。面對“新常態”如何進行商業模式創新,抓住生態治理機遇,縱深固廢處理產業,是每家水泥企業需要思考的重要課題。
葛洲壩水泥作為湖北省區域性水泥企業集團,積極進行商業模式創新與技術創新,將抓住水泥產品、產業鏈條、生產工藝、產品材料等屬性進行模式創新,深入研究固體廢物環保業務領域的發展思路和策略,從單純提供環保技術咨詢與服務,向固體廢物處理上下游全產業鏈轉變,盡快實現該業務的產業化、規?;?、集成化;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和科技創新力度,領跑相關領域關鍵技術,通過參與國家標準的制定,掌握行業話語權;圍繞包括固廢處理業務在內的環保業務,積極進行商業模式、組織結構、業務結構的有關研究,以環保業務帶動公司水泥相關產業鏈條聯動發展,形成傳統與新興業務犄角之勢,實現企業又好又快發展,努力將企業打造成為水泥行業的環保領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