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水泥有限公司川北區域運營中心是(下稱“川北區域運營中心”)西南水泥有限公司(下稱“西南水泥”)的重要管理平臺之一,成立于2012年10月。其實此時距西南水泥成立已不足一年,整個西南水泥正處于快速發展期。隨著產能規模的迅速擴張,麾下重組企業的管理難題也不斷涌現。川北區域運營中心成立后,不僅要承擔起川北地區的市場整合重任,還面臨一項更為艱巨的任務,就是對該區域的成員企業進行全面的管理優化,提升經濟效益。
面對棘手的管理難題,新成立的川北區域運營中心創造性地實施中國建材的“輔導員制”,開展了富有特色、成效顯著的管理整合,在較短的時間里實現了區域內企業綜合水平的全面提升。
機制創新
完善的輔導員工作制
據西南水泥副總裁、川北區域運營中心總經理張子斌介紹,川北區域運營中心成立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早在中心成立之前,旗下的成員企業就已經有了“輔導員制”的實踐。
“‘輔導員制’是中國建材管理整合的一個工具,我們的兄弟企業也進行了大量的探索,但具體怎么實施,還必須結合自身的工作實際,一步步摸索。我們對成員企業進行了全面摸底,并在前期試點的基礎上,制定了‘輔導員制’的工作制度,成立了‘輔導員制’管理委員會和工作站,對輔導員的任職資格、升級通道、激勵與約束機制等都作了詳細的規定。現在,我們已經形成了一套操作性、實用性非常強的‘輔導員制’管理體系”,張子斌說。
“輔導員是一年一聘。我們按照中國建材‘管理高手、市場能手、成本殺手’的大標準遴選輔導員,此外還制定了具體的任職資格規定。總體上說,輔導員都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和專業技術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必須熟悉中國建材的文化。我們的輔導員共分為兩類,技術類和管理類,每一類中還有中、高兩級,輔導員要實行晉級制。”川北區域運營中心行政人事部經理孫卓新介紹,“凡是符合輔導員任職資格的員工,都可以申報,逐級審核后,由輔導員聘任委員會討論、批準。整個選拔流程非常嚴格,主要是為了選出能力真正過硬的輔導員。”
在第一批的遴選中,川北區域運營中心共有12人受聘為輔導員,其中管理類高級輔導員9人,技術類中級輔導員3人。目前,第二批輔導員的選拔工作也正在醞釀之中,這一批的選拔將引入管理類中級及技術類高級輔導員,兩類兩級的輔導員體系將正式建立起來。
輔導員選出后,便會與被輔導對象進行“配對”,雙方簽訂輔導協議,明確權利義務、考核方式以及獎懲等。輔導對象既可以是企業,也可以是個人;既可以是單項,也可以是多項,甚至是全面綜合輔導。截至目前,經過兩次配對,川北區域運營中心的輔導員和輔導對象已有17對配對成功。
“我們要求輔導員必須要在工作中全面了解、考察輔導對象,根據工作的特殊情況,判斷輔導對象的業務決策,并及時指出問題,給予指導。此外,輔導員還必須有高度的責任心,把幫助輔導對象加速成長(優化指標)視為己任”,孫卓新說。
正在北川中聯水泥有限公司(現屬西南水泥成員企業)擔任輔導員的郭宜鴻曾是原四川運營管理區生產技術中心總經理助理,因其在技術方面表現出色,被聘任為北川中聯輔導員兼生產副總經理,主要輔導北川中聯的生產運營工作。他說,“管委會要求我們必須為輔導對象量身定制輔導方案,面對面進行輔導,經常性地考察,并按時填寫輔導記錄表。我們實施輔導的過程是全程監控的,比如我們要定期提交記錄,每三個月向HR匯報輔導次數及內容,輔導結束后還要提交雙向評估表。”
為了保證良好的實施效果,川北區域運營中心對輔導效果的評估是雙向進行的,既要對輔導員進行評估,也要對輔導對象進行評估,評估內容主要包括業績指標的改善、相互的滿意度等,對輔導員的獎懲均是根據評估結果而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