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O-Sepa選粉機是上世紀從日本引進的,國內大中型粉磨系統采用比較多。經國內眾多水泥企業實際使用的調查結果表明,O-Sepa選粉機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選粉效率低,單位產品的能耗高,技術經濟指標落后。對O-Sepa選粉機的結構進行認真的分析和實驗,發現O-Sepa選粉機在結構上存在嚴重的缺陷,造成了選粉效率普遍偏低,一般選粉效率在40%~60%,少數廠家選粉效率在20%~30%,極少數有廠家選粉效率達到60%,造成磨機過粉磨現象嚴重,降低了磨機產量,增加了電耗。
南京旋立重機公司和南京工業大學粉體科學與工程研究所聯合開發的O-Sepa選粉機改造新技術,該項目由我國著名粉體科學與工程學術帶頭人張少明教授擔任技術總負責人,徹底解決了O-Sepa選粉機效率低、電耗高等問題,節能效果效果明顯。改造后,產量普遍提高10%左右,選粉效率從45%提高到80%左右,電耗大幅度下降,這一重大粉磨技術改造成果,受到眾多使用O-Sepa選粉機企業的歡迎。
2、目前O-Sepa選粉機存在的主要問題
O-Sepa選粉機是上世紀日本小野田公司率先研發,在選粉原理上有了進一步的突破,其優點非常突出,被稱為繼離心式選粉機、旋風式選粉機之后的第三代選粉機,目前廣泛應用于水泥企業的圈流粉磨工藝。與第二代旋風式選粉機相比,水泥強度有了提高,產品質量有了保證。但近年來,隨著我國水泥行業實行ISO水泥新標準和單條水泥生產線產能不斷擴大,在使用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這些缺陷制約了O-Sepa選粉機效益的發揮,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選粉效率低。傳統O-Sepa選粉機物料分散不充分、不均勻,是影響選粉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主要是因為物料在選粉機內主要靠轉子頂部撒料盤的離心力拋出分散,一般O-Sepa選粉機有2~4個進口,但其本身在分配到各進料口的料量已經就有差距。因撒料區域是在轉子的邊緣(20mm),所以物料落到撒料盤后,在轉子轉速較高的情況下部分物料在剛落下就被甩出撒料盤,物料不能在整個截面上均勻分布,因而導致分級區內氣體流場穩定,并直接影響到分選效果。
2)由于物料分散效果不好,使得下一步分級也無法達到預期效果,是大量的合格產品進入粗粉區。如果二次選粉(即三次風區域)能力強,還可將合格顆粒選出成為成品,但是O-Sepa選粉機的二次風基本不起作用。
3)回粉中含有大量成品,特別是30um一下的顆粒進入磨機,導致粉磨效率降低,噸水泥電耗上升,循環負荷偏高。
3、改進型O-Sepa選粉機結構及工作原理
3.1結構概述
本機主要由殼體、回轉部分、傳動部分、潤滑系統等組成。殼體部分由殼體、灰斗、進料斗、彎管等組成。在殼體內裝有導向葉片、緩沖板、空氣密封圈。殼體側面及頂蓋設有檢修門。殼體的一、二次風進口及彎管出口處內粘貼有陶瓷;進料斗、導向葉片、緩沖板各處均為耐磨材料。殼體上部承受選粉機主軸所連接的電動機、減速機、支座等重量。
回轉部分由轉子、主軸軸承等組成。轉子用鍵固定在主軸上,主軸通過傳動部分而轉動。轉子由撒料盤、水平垂直隔板、上下軸套、聯結板組成。轉子是選粉機的核心部分。主軸及軸承均安裝在主軸套內。軸承用稀油潤滑,采用橡膠骨架油封及氣封進行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