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門要大發展,首先要治超(載)、治礦、治交通事故。昨日,在惠州市貫徹全國、省“兩會”和市“三會”精神龍門現場會上,惠州市長李汝求直斥龍門多年積弊,并表示,將重點整治龍門縣內的車輛超載超限、交通事故多發和礦山濫采濫伐三件大事。
金龍大道月底完工
“治超是最大的節約成本。”昨日,惠州市委書記黃業斌、市長李汝求一行首先沿路考察了即將于本月完工的金龍大道,總造價達3.5億元的金龍大道路面大修工程,全長約71公里,目前金龍大道全線路基路面已經基本完成,剩余的標志標線等附屬工程計劃將在本月底全部完工。
昨日上午,記者在金龍大道現場看到,盡管道路仍未正式通車,但隨著路面的基本大修完成,不少超載超限的水泥車已紛紛擁上大路,從博羅延伸進入龍門路段,超載水泥車已開始再次威脅到金龍大道的安全。
在昨日現場會上,李汝求嚴厲表示,“抓好治超,這樣總比隔兩三年就得投入幾個億修路好。”作為超載重點產生源頭的水泥廠,黃業斌則直接表示,除了保留光大、環球、塔牌等三大水泥廠外,今年爭取將龍門、博羅境內剩余的小水泥廠全部清除淘汰,“還要追究責任,在哪個路段軋壞的,當地政府要負責,龍門段軋壞了,龍門就要出錢維修。”
記者了解到,在以前,金龍大道全程不設限速,由于超載車輛嚴重及車速不設限制等問題,致使龍門境內的交通事故頻發,對此李汝求現場嚴肅表示,要求博羅、龍門等地嚴肅治超、治理交通事故,以此迎接省運會召開。
在昨日現場會上,李汝求表示,龍門的礦山存在濫采濫伐現象,對此必須高度重視過度開發對龍門環境帶來的影響,“龍門要實現綠色崛起。礦產資源不好好開發,不僅不能增值,還會污染環境,引發矛盾,要考慮礦產資源開發的增值保值問題。”
多搞些租地項目緩解地荒
龍門要發展,土地指標卻異常稀缺。在昨日現場會上,李汝求表示,“龍門過去為了拿補助,把耕地報得很大,工業用地卻報得很少”,而在如今進行開發建設后,出現了可用土地偏少、用地指標不夠的情況,對此李汝求建議,“要破解土地指標少的問題,可以多搞一些租地項目,否則我們每年即使多拿了一萬畝土地指標回來,都給你龍門,也滿足不了你。”
龍門縣委書記許志暉表示,隨著金龍大道的大修即將完成,及廣河高速龍門段的推進施工,省道S119線增城正果段改造的全面完工,目前龍門的交通條件已經有了一定改善,但縣內缺乏對外聯系道路的局面仍然存在。因此龍門縣也將爭取惠州市委、市政府支持,推進仁深高速龍門段及楊平鐵路的規劃建設,以促使龍門能早日暢通深圳、東莞,并解決龍門水泥的外運問題,同時也緩解金龍大道的交通壓力。
亮點:龍門縣城新城東區將建兩公園
記者了解到,為發展龍門縣城,目前龍門縣政府已正式公布了龍門縣城新城東區的修建性詳細規劃。根據規劃,龍門縣城新城東區,將位處龍門縣老城區東側,總規劃面積231公頃,居住總人數約2.6萬人,未來新城東區將作為龍門縣近期行政、文化、娛樂、休閑、商貿、信息、科技中心和生活居住區。在空間組織上,龍門縣城新城東區可概括為“一環、三軸、四心、五區”。
其中,一環為藍環,即環繞新城東區的白沙河、西林河、塘廈河、龍平渠和北水系;三軸,則為白沙河、塘廈河兩生態軸和中心景觀軸;四心:為行政中心、綠地中心、體育中心、商業中心;五區,為東西兩個綜合商住區、東北生態居住區、中部科教區、東部配套設施區。其中沿白沙河將建立帶狀公園,東部圍繞現有山體將建設一個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