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2011年出臺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以下簡稱“一號文件”)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央出臺的第一個水利綜合性政策文件,該文件強調力爭通過5-10年的努力,從根本上扭轉水利建設明顯滯后的局面。
“一號文件”提出今后10年全社會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2000億元)高出1倍,也就是說今后10年水利建設資金將超過4萬億元,從歷史上看,這是對水利項目最大規模的投資,并引起了水泥業界及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許多人認為該項政策將對水泥市場需求起到極大拉升作用。這項政策對我國水泥消費的拉動究竟會產生什么樣的效果呢?以下就水利建設投資對我國水泥市場需求的促進作用進行簡要分析。
水利建設投資意義重大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高度重視水利建設,在建國以后很快形成了國家水利設施的基本框架,并延續到今天。但上世紀80年代以來,與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相比,水利投入強度明顯不夠,建設進度相對滯后,保障水平偏低,已影響到抵御自然災害、保障農業生產的基本能力。在當前形勢下,水利建設關系到經濟、生態和國家安全,中央的舉措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一號文件”提出,要建立水利投入穩定增長機制,要從根本上扭轉我國水利建設明顯滯后的局面。中央要求多渠道籌集資金,使水利建設成為未來固定資產投資的重心。水利建設必將成為我國經濟建設的新引擎,龐大的水利建設規模引發了人們對相關產業爆發式發展的聯想,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自2001年以來,特別是從2002年開始水利投資額增長不大,直到2009年開始受國務院出臺的“4萬億元規模的經濟刺激”計劃拉動,國家加大了對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才出現了大幅躍升。2001-2010年水利建設投資年均增長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