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作為第一個被限電限產政策打亂市場價格的行業———水泥,在價格持續上漲3個月后,如今仍然呈現區域性的價格上漲。然而,隨著煤炭價格的提升、冬季停工的到來,以及一些骨干企業也加入了限產大軍,水泥價格的上漲給全國的水泥企業帶來的卻將是業績的分化。
區域輪動漲價潮
水泥行業限產的消息最早出現于今年7月份,而這種以省為單位的限產行動目前仍在輪動之中。最新的消息是,山西省呂梁地區平均水泥銷售價格每噸上漲40元左右,當地主要水泥產品———32.5標號的水泥價格達到340元/噸。呂梁當地最大的水泥熟料生產商———華潤福龍水泥表示,當地的立窯水泥生產企業受到拉閘限電的影響要更大一些。
另外,10月下旬,跟蹤顯示,江西省各區域水泥價格均出現大幅度上漲,以南昌市場為例,較前期相比上漲50元/噸,漲幅達15%。相鄰的安徽省的限電措施是影響該省水泥價格的主因,最終致使沿江水泥和熟料供應出現短缺,而市場正處于需求旺季,企業因此借勢將水泥價格大幅上調。目前,南昌市場42.5標號散裝水泥的成交價格為380元/噸,撫州、贛州一帶同一標號的水泥價格則已超400元/噸。
據統計,前一周,全國水泥市場平均價格較上周環比繼續上漲1.58%。其中安徽、新疆兩地的漲幅最高,水泥價格上調了50-80元/噸;其次是江西、山東、湖北,上調幅度在10-20元/噸。分析人士表示,全國范圍內的限電政策仍在繼續,作為高耗能的行業,水泥企業幾乎將全數被列入限產限電行列,未來國內的水泥價格仍將呈現區域輪動,并將跟隨各地的限產政策執行情況而浮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