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 營業收入103.52億元,同比增長42.39%;實現利潤總額7.92億元,同比增長55.0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6.30億元,同比增長99.18%。這樣的一份中報業績,在剛剛度過金融危機的A股上市公司中算不上是搶眼,畢竟翹尾效應讓眾多強周期性行業中報期間實現了業績同比暴增。然而,中材國際(600970)的中報業績增長,是建立在2009年上半年相較2008年同期增長115.52%,盈利3.17億的基礎上的,其業績含金量可見一斑。
面對上半年149.2億元的新簽合同,公司董事長王偉并不愿意貿然提升全年的盈利目標,對于他來說,多年經營積淀的企業價值正在一步步將中材國際區隔于一般意義上的專業領域工程公司,成功占據“微笑曲線”兩端的系統集成服務商形象正在凸顯。
國內訂單增長仍具持續性
13日發布的中報顯示,中材國際今年上半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合計103.30 億元,其中,境內主營業務收入44.23億元,同比增長55.03%,占主營業務收入總額的42.82%;實現境外主營業務收入59.07億元,同比增長34.92%,占主營業務收入總額的57.18%。從新簽合同量來看,上半年共完成149.2億元(包括意向性總承包協議53.24億元),其中,國內市場合同額56.1億元,占新簽合同總量的37.6%。
這組數據與2009年年報時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2009年,中材國際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79.43億元,同比增長27.81%,其中,實現境內業務收入75.42億元,同比增長20.56%,占主營業務收入的42.03%;實現境外收入104.01億元,同比增長33.64%,占主營業務收入的57.97%。從收入方面來看,中材國際主業的境內外占比在這半年中變化不大。但新簽合同額中國內合同的占比悄然從2009年的51%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37.6%。2009年,公司新簽合同額205億元,其中,新簽國內合同額105億元,占新簽合同總量的51%。于是,業內開始擔心,國內強硬的限制新建水泥產能政策,正在并將持續給中材國際的水泥工程主業在國內的市場造成影響。
“2010年上半年,我們在國內新簽的訂單沒有下降,當然,增速沒有原來那么快。”王偉坦言,仔細分析國內市場,公司確實感到國內水泥工程的前期工作訂單在今年上半年出現了下行,這意味著限制新建政策在短期內對公司國內市場的影響是存在的。
但這并不代表他對國內水泥工程市場的悲觀。他認為,從這幾年水泥工業的發展來看,中國市場從需求角度來說表現出了與全球其他地區極大的不同。數據顯示,在我國人均GDP達到4000美元時,人均水泥消費量是GDP同水平國家的7-8倍,而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僅為46.6%,未來還有大量的城市化建設需要推進。王偉認為,這樣的特異性在未來仍將延續,未來人均水泥年用量超過1300公斤,甚至1500公斤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再加上淘汰落后產能為市場騰出的2-3億噸水泥供應缺口,依然等待新增量去填補,特別是區域性發展不平衡性依然存在。他認為,未來中國仍有一個持續的區域性新增水泥產能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