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 寬松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逐步退出、房地產經歷嚴厲調控的大背景,引發了水泥業盈利的擔憂。產能淘汰大限將至,中小企業面臨生存困境。
淘汰大限將至
8月8日,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下稱“工信部”)向社會公告了18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企業的名單,要求有關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列入名單企業的落后產能在2010年9月底前關停。
在這份涉及2087家企業的“黑名單”中,水泥業以762家的數量,成為第一“重災區”。根據這份名單,2010年水泥業的淘汰總量將達到1.07億噸,占2009年水泥總產量的6.6%,較之前9155萬噸的淘汰目標增加16.88%。
其實,早在2009年9月29日,中國政府網公布了國務院轉發各省區市、部委的《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這份《意見》里,包括水泥在內的十個行業被點名批評。
《意見》提到,“水泥產業‘產能將嚴重過剩’。目前,在建水泥生產線418條,產能6.2億噸,另外還有已核準尚未開工的生產線147條,產能2.1億噸。這些產能全部建成后,水泥產能將達到27億噸,而市場需求僅為16億噸。”《意見》作出規定,對2009年9月30日前尚未開工水泥項目一律暫停建設。
但這并沒有擋住資金的投資沖動。
統計局數據顯示,2009年,全國水泥行業的資產總投資額高達1700億元,同比增幅高達61.75%。而據今年的水泥行業統計顯示,除北京、上海、天津3市沒有在建和擬建水泥項目外,其他地區在建水泥生產線248條,合計水泥產能3.5億噸。據初步估算,全國在建項目投資規模超過了1200億元。
因此,從需求方來看,高增速在回落,但需求并未出現大幅下降。中短期來看,根據水泥生產線建成投產一般為12~15月的時間周期估算,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會是產能投放的高峰期,行業面臨著產能過剩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