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 今年是“十一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我市著眼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將淘汰落后產能、調整優化經濟結構作為實現科學發展、清潔發展、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的戰略舉措,以更堅定的態度、更大的氣魄、更有利的措施,有效加速淘汰落后產能的總體進程。
5月24日,繼去年集中淘汰14條立窯水泥生產線之后,再一次大規模集中淘汰關停活動在我市展開,莒縣、東港、五蓮三地同時舉行一次性淘汰立窯水泥生產線9條。據了解,原計劃在年底前淘汰的最后10條立窯水泥生產線,也將提前至10月底關停完畢,屆時,我市將淘汰全部立窯水泥產能210萬噸,實現節能標準煤11.05萬噸、削減SO2排放900噸。
為此,我市安排7000萬元專項資金,采取獎補結合的方式,按照每條立窯水泥生產線補貼200萬元給予補貼。在此基礎上,對5月份集中淘汰的再給予200萬元的獎勵,對6—10月份淘汰的分別給予100—50萬元獎勵。
與此同時,作為我市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的重點之一,市區集中供熱改造提升工程于4月30日正式開工。在3.3億元的財政投入支持下,華能日照電廠正在對兩臺35萬千瓦發電機組進行熱電聯產改造,取代關停原有的16臺鍋爐。目前,已對市內11臺鍋爐進行了報停。項目完成后年內可實現節能21.7萬噸標準煤,削減SO2排放690噸,達到提高供熱效率、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改善市區大氣質量等綜合效果。
節能減排是一項約束性指標,對于日照而言,“任務重”與“責任大”兩者長期并存。為了進一步加強對節能減排工作的組織領導,自5月開始,我市對淘汰落后產能與節能減排情況實行每月一調度、每月一通報的措施,及時嚴格地對未完成月度分解任務的部門亮“紅牌”,務必使各項節能減排措施落到實處。
隨著一項項“重拳”、“硬招”的不斷“出擊”,我市一系列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取得重大進展:日照鋼鐵2臺360平方米燒結機煙氣脫硫項目已正式開工建設,總體脫硫工程有望提前到10月份投入運行,實現年內可削減SO2排放3300噸;日照經濟開發區綠源工業廢水處理中心、大學城污水處理站等污水處理廠新建和改擴建工作陸續設備安裝完畢,即將投入運營;49項重點節能技術改造項目扎實開展,年內可實現節能量37.8萬噸標準煤;培育發展節能環保產業7項,年內可實現節能量3.3萬噸標準煤……
眾多企業紛紛強化自身淘汰落后產能的主體作用,努力落實各項節能減排措施的同時,一場以“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節能減排有我責任”為主題的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在全市范圍內展開:年內推廣高效節能燈12萬只;完成既有住宅節能改造15萬平方米,新建節能建筑287萬平方米,發展太陽能光熱應用面積10萬平方米;完成市區所有汽油出租車雙燃料化;發展農村太陽能熱水器2萬平方米、戶用沼氣3000戶、大中型沼氣工程2處……一個由照明、建筑、交通、農村、水利、電力等重點領域以及機關、家庭、學校等共擔責任、共同參與的“大轉型”環境已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