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持續多年的工業結構調整后,在當前經濟發展的新形勢下,工業經濟成為山東省濟南章丘市轉方式、調結構、促增長攻堅戰中的排頭兵。今年一季度,章丘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銷售收入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地方稅收增幅列濟南各縣市區首位。
大塊頭帶來大發展
近年來,章丘經濟發展形成了交通裝備、精細化工、機械制造、食品飲料四大主導產業,而以“高端、高質、高效”為核心標準建立起的交通裝備產業集群和食品飲料產業集群,尤其占據重要地位。
以交通裝備業為例,章丘交通裝備產業集群在去年末的銷售收入已達百億元。以中國重汽、中集車輛、薩伯特種汽車等龍頭企業為依托,規劃建設了重汽產業園和重汽配套產業園,帶動了明水汽配、慧成鑄造、騰龍排氣管等一批汽車零部件企業的擴能改造和快速發展,為重汽實現配套達到100 億元,初步建立起了以重型車輛為主、改裝車輛為輔、汽車零部件緊密配套的生產格局。
圍繞四大主導產業的做大做強,今年章丘將充分發揮重汽的龍頭帶動作用,全面推進重汽德國曼項目建設步伐,重點引進重汽二級配套企業,帶動三級配套企業發展,力爭年內交通裝備業市內配套率達到15%以上;以海爾電機、鼓風機公司為龍頭,加快推進海爾電機壓縮機項目落地,規劃建設海爾工業園,努力打造羅茨風機、炊具機械兩大產品集群,積極申報“中國鑄造之鄉”、“中國炊具之鄉”;以圣泉集團、明水化工集團等企業為龍頭,建設生物化工、煤化工和氟化工產業園,培植更多的產業集群。
綻放技術創新之花
過去以生產化工產品而聞名的圣泉集團,經過三年時間成功研發出了高附加值的“唐和唐”系列稀有功能糖產品,并實現了工業化大規模生產,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L ―阿拉伯糖功能糖生產基地,讓企業擁有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章丘,鼓勵企業通過基礎創新增強核心競爭力已持續多年。該市經信局局長李興貴告訴記者,章丘以培育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為重點,以優勢行業、主導產業和拳頭產品的做大做強為目標,組織實施了一批“高、精、大、鏈”的重點項目,工業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2009年該市高新技術產業企業達到151家,累計實現產值 261.8 億元,同比增長 23.2%,高出全市平均水平 5.4 個百分點,占全市規模以上企業的比重達到38.06%。
為鼓勵企業加快自主創新,章丘還制定出臺了有關扶持技術中心建設、爭創名牌等方面的優惠政策,企業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目前共建立省級技術中心6 家、濟南市級技術中心22 家;擁有中國名牌產品1件,中國馳名商標4件;山東省名牌產品22件,山東省著名商標28件;濟南市名牌產品20件,濟南市著名商標27件。
遏制高能耗不手軟
章丘深諳,工業要實現綠色發展,節能減排就必須是工業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
自“十一五”以來,章丘出臺了《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審查辦法》,先后組織實施了明泉化工造氣裝置優化調整等節能技術改造項目320個,對479 家小石灰窯和852家焦寶石窯進行了拆除,對13條水泥立窯生產線進行了淘汰。
目前,該市已初步建成了煤炭、建材、化工3個循環經濟重點產業,明水經濟開發區、化工工業園等 3個循環經濟新園區,圣泉集團、華明水泥、埠村煤礦等 16 個循環經濟試點企業。資源綜合利用和新型墻材企業達到14家,累計實現資源綜合利用產值30.5億元,固體廢物利用率達到99.12%。2009年章丘萬元GDP 能耗比2005年下降16.9%,為“十一五”節能任務目標的全面完成奠定了堅實基礎。
多管齊下調結構、促升級催生新效益。目前,章丘大部分重點企業市場形勢向好,訂單同比增幅在 40%以上,工業品出口形勢明顯好轉,一季度實現出口創匯 6347萬美元,同比增長59.6%。
?